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八十七章 豆芽罐的“逆袭”

“老伯,您别这么说,我是个做生意的,您这个罐子,真的挺值钱的。”

张易虽然这么说,但是,在场的人大都觉得,张易这是真心在帮老魏,而并不会觉得,就一个破豆芽罐,真八万块。

随后。

张易就带着老魏,到了吴翠莲家里。

先是进屋,把那个钧瓷大罐放好。

顺手将其修复之后,张易直接拿着八万块现金,送到了在院里等候的魏老伯的手里。魏老伯那激动的,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。

只能说连声说,张易是大好人,是他的救命恩人。

老魏走后。

陈叔过了一会儿,才起床,打着哈欠,伸着懒腰,看到院里有水坑,不由得一脸迷茫。

“小易,昨天晚上还下雨了?”

张易则是一脸的无奈。

“陈叔,昨天晚上,我要是把你卖了,你估计都不知道。”

然后。

张易又跟陈叔,说了老魏房子塌了的事情。

当然,也提到了那个大罐。

“小易,帮忙归帮忙,你八万块收一个大罐,你这恐怕亏大发了啊!”

“陈叔,我觉得,那个罐子我八万块也不会亏的。”

陈叔疑惑,到水池边上,拧开水龙头洗了一把脸。

“你出价那么高,亏的几率很高啊!不过,你帮人的初心,叔给你点赞!”

“陈叔,要是钧瓷大罐,八万块会亏吗?”

“啥?钧瓷,真的假的啊?”

陈叔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。

不过,这话是从张易口中说出的,陈叔还是有点儿信的。

毕竟昨天晚上,陈叔连“陈鸣远”款的紫砂壶都能在这儿见着,一个钧瓷大罐,倒也不是没有一点可能。

张易故意补充了一句。

“应该是真的吧,而且,我感觉像是官窑的!”

钧瓷,还是官窑的,这陈叔就不太信了。

“不可能吧,在这里,还能收到宋代的钧瓷?而且还是官窑的?”

毕竟,在陈叔查到的县志上,这个下寺村,宋代那一段的记载是没有的,就好像是个空白期一样。

说话间,张易直接把那个钧瓷大罐,给抱了出来。

“陈叔,你帮我看下!”

毕竟,张易只知道钧瓷珍贵,但并不知道,这样的钧瓷,到底价值几何。

拿到手上的时候。

陈叔有些发愣。

这个钧瓷大罐,对他带来的冲击,一点都不亚于昨天那个有“陈鸣远”款识的紫砂壶。

还好,有昨天那个紫砂壶的铺垫,今天陈叔的心理承受能力还可以。

只是,激动还是难免的。

“小易,你这……运气,也太好了吧?”

“这就算不是官窑,那也绝对是民窑的精品啊!”

“另外,小易,你看,这下边还有款识。只有一个字,乙。这属于比较大的器型,一般北宋官窑才会标这种款识的。”

陈叔仔细看着,啧啧称奇。

“陈叔,您对拍卖方面的消息,了解还是比较多的。像这样的宋代官窑钧瓷,大概能到什么样的价位?”

陈叔想了一下,却是摇了摇头。

“这价格不好估量啊,我也没带那图册。不过,有一点儿可以肯定,绝对不便宜,你八万块钱买来,说不定能赚好几倍!”

张易和陈叔在聊天的时候。

有几个村民又过来了。

这一次。

居然全都抱着豆芽罐。

“张老板,我们家也有豆芽罐,您看一下,是不是老物件?我看好像挺老旧的啊!”

张易真的有些哭笑不得了。

然后。

陈叔和张易俩人,就直接在院里摆了桌子。

帮这些村民们看豆芽罐。

毕竟,光豆芽罐,他们都带来了将近十个。

不过,村民们手里的这些豆芽罐,一般都是陶罐,不带釉的那种。只有一个村民,手里拿的是那种黑釉罐。

张易鉴定了一下。

发现,居然也是宋代的。

属于宋代民窑的老物件。

这么说来,这个村子在宋代的时候,并没有断代,只是,在县志上没有过明确记载而已。

与钧瓷相比,这种黑釉罐,价值就比较低了,而且,民窑的东西,做工方面也比价粗糙了一些。

商量了一下。

500块,还是把这个黑釉罐给收了。

吃过早饭后。

张易和陈叔还有一个计划。

那就是,到村子里挨家挨户看看,这样,以免有什么漏网之鱼。毕竟,来下寺村一趟,实在不是那么容易。

因此,张易和陈叔兵分两路,一人管一半。

就这样,挨家挨户的坐坐,随便聊聊。

当然,村民们都是非常欢迎他们的,毕竟,万一看上家里哪一件东西,说不定就能换不少钱。

但是,这一趟。

却是没什么特别的收获,好东西,昨天也都收的差不多了。

毕竟,古代的老物件能够流传到现代,特别是瓷器类,其实,是非常困难的,因为很容易碎掉。

陈叔那边,收了一个白色有暗刻花纹的瓷碗。

其余的,就只有几枚铜钱。

张易这边,也没遇到什么好东西,就收了一条红木大理石面的凳子。张易使用右手鉴定过,是清代中期的老物件。

也算是有些价值。

下寺村之行。

到此处,告一段落。

其实,收的东西也不少。

陈叔说,他早些年也到乡下铲过地皮,一般,一趟下来也就能收到两三件差不多的东西,就算运气好了。

这一趟,大大小小的,将近二十件。

陈叔觉得,这又是沾到了张易的运势,就好像彭专家迷信张易的运势一样,陈叔也是一样的。

走的时候。

因为需要携带的老物件,实在太多。

村民们也很热情,帮张易和陈叔拿着东西,一直翻过前边的山路,送到了车子旁边。

后备箱被塞的是满满当当的。

陈叔很有经验,带有那种可以充气防止磕碰的垫子。瓷器与瓷器之间,要用这种垫子隔好。

要不然,这一后备箱运回去,恐怕会有很多磕碰。

在走之前。

张易和陈叔还悄悄地做了一件事,在吴翠莲家的枕头底下,悄悄地放了两万块钱。

这次来,吴翠莲和他老公,帮了不少忙。

她家,也没什么别的东西可收。如果直接给钱,吴翠莲肯定不要。所以,张易和陈叔就商量了一下,想出了这个办法。

除此之外。

在张易和陈叔离开下寺村的时候,还发生了那么一个有趣的小插曲。